在加密货币的浩瀚星空中,比特币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星。如今其价格动辄数万美元,甚至一度突破十万美元大关,令人惊叹。但回溯到最初,比特币的价格却近乎于零,它的诞生宛如一颗悄然落在金融世界角落的种子,在不经意间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第一个区块 —— 比特币的创世区块,并获得了系统自动产生的第一笔 50 枚比特币的奖励,首枚比特币就此问世。此时的比特币,虽然诞生了,却没有任何市场价格,因为它尚未进入流通领域,仅仅是一串数字代码,在虚拟世界中等待着被发现。
直到 2009 年 10 月 5 日,一个名为 “新自由标准” 的用户在比特币早期论坛上发布了比特币价格的计算方法。他依据计算机运行一年所需的平均电量、美国居民平均用电成本等数据,算出 1 美元约等于 1309.03 比特币,这成为了早期比特币价格计算的一个重要参考。然而,这也只是理论上的推算,并未真正赋予比特币在现实交易中的价格。
真正标志着比特币价格首次在现实交易中被体现的,是 2010 年 5 月 22 日发生的一笔交易。美国佛罗里达州程序员 Laszlo Hanyecz 在论坛上发帖,表示想用 10000 个比特币来换披萨吃,最终有人用两张价值 25 美元的棒约翰披萨券与他完成了交换。这笔交易意义非凡,它让比特币有了第一个公允价格,10000 枚比特币价值 25 美元,换算下来,1 枚比特币约为 0.0025 美元。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将 5 月 22 日定为 “比特币披萨日”。
早期比特币价格之所以如此之低,主要是因为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虚拟货币,鲜为人知,大众对它的接受度极低,应用场景也几乎为零。彼时,挖掘比特币相对容易,早期参与者很快就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价格难以提升。
但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初始价格近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比特币,会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掀起惊涛骇浪。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其去中心化、匿名性、总量有限等特性开始吸引投资者和技术爱好者。比特币价格也在各种因素交织下,开启了疯狂的上涨之旅,从最初的几美分,到突破 1 美元,再到如今的数万美元,上演了一场全球瞩目的财富神话。然而,在价格一路飙升的背后,也伴随着剧烈的波动和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比特币从最初价格的诞生,就已注定在金融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