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币最新消息与新闻今天:警惕投资风险

近期,有不少投资者反映,在一些社交平台和网络直播间,出现了诸如 “以捐款形式操作派币质押” 的虚假信息。就在几天前,如东马塘派出所接到辖区工商银行电话,称发现一笔可疑转账。民警赶到现场后了解到,吴女士此前接触了 “派币” 并下载 APP “挖派币”。6 月 3 日上午,她在 “快手” 直播间刷到相关消息,按要求扫描二维码下载 “Pi 聊” APP。客服称其 “派币” 质押可变现 73 万元,但需先进行 12300 元的爱心捐赠。吴女士信以为真,到银行准备完成转账时被民警及时劝阻。此类诈骗手段,正是利用投资者对派币的期待,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其陷入洗钱陷阱。

与此同时,网络上流传着 “银行可以兑换‘π 币’” 的谣言。经核实,该消息源于对某地为民服务中心开设的 “π 型审批师” 集成办窗口的曲解。“π 型审批师” 是拥有多领域专业审批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网传的 “π 币” 毫无关联。然而,此类谣言仍在部分群体中引发了混乱与误解。

事实上,多地网警早已发布风险提示,指出 “π 币” 免费挖矿背后可能存在倒卖用户个人信息、骗取钱财的骗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炒作 “π 币” 不仅难以实现暴富,反而可能血本无归。因为 “π 币” 这类虚拟货币缺乏实际资产支撑,仅靠市场炒作定价,价格波动剧烈,还面临交易安全、监管等多重风险。

在我国,货币发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独家负责,“π 币” 这类虚拟货币并非法定货币,与人民币不存在兑换关系。早在 2021 年 9 月,我国就已明确禁止以任何名义发展虚拟货币 “挖矿”,并禁止投资者参与虚拟货币交易,以遏制洗钱、诈骗等违法金融活动。宣传 “π 币” 交易并以 “推荐返利” 发展下线,更是典型的传销模式,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甚至可能触犯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