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PE 币现在建议买吗” 的疑问,背后藏着对迷因币投机热潮的最后幻想。答案明确:不建议购买。PEPE 币作为典型的迷因币,既无真实价值支撑,又面临市场崩盘与诈骗围猎的双重危机,其风险与 OKX 交易 APP 的非法属性、虚假 APP 的诈骗逻辑一脉相承,盲目买入等同于主动踏入财产与法律陷阱。
首先必须明确:PEPE 币是无价值的投机工具,所谓 “投资价值” 纯属骗局。与具备实际应用场景的项目不同,PEPE 币仅靠 “佩佩蛙” 表情包的网络热度炒作,既无底层技术创新,也无生态落地计划,本质与北京商报曝光的 LABUBU 山寨币一致,均属 “蹭 IP 收割” 的投机产物。截至 2025 年 9 月,其市值较历史峰值已缩水 62%,前 50 名鲸鱼地址累计减持超 1.2 万亿枚代币,资金正加速逃离至 AI、RWA 等有实质价值的赛道,所谓 “抄底机会” 实为套牢陷阱。
PEPE 币当前的市场环境已进入高风险周期,崩盘风险一触即发。迷因币市场热度正显著降温,Twitter、TikTok 上的 PEPE 相关讨论量同比下降 58%,社区活跃度濒临枯竭,这与加密货币历史上 90% 的迷因币 “两年内消失” 的规律高度吻合。更危险的是,部分非法交易所仍在强推 PEPE 50 倍杠杆合约交易,一旦价格跌破 0.0000035 美元关键点位,将触发连环爆仓,导致流动性彻底枯竭,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
围绕 PEPE 币的诈骗陷阱已形成成熟链条,与 OKX 等平台骗局逻辑同源。诈骗分子利用用户的 FOMO 心理,在社交群推送 “PEPE 即将上架主流交易所,现价买入翻倍” 等虚假消息,诱导下载非官方交易 APP—— 这类 APP 多内置钓鱼程序,或像 OKX 虚假安卓版一样篡改充币地址,近期就有投资者因签署钓鱼签名损失 139 万美元 PEPE 及其他资产。更有不法分子打着 “PEPE 基金” 旗号募资,承诺 “一周翻倍”,实则为非法集资,涉案者已面临刑事处罚。
购买 PEPE 币还将面临三重致命风险。法律风险方面,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参与 PEPE 交易可能卷入洗钱链条,触犯《刑法》;资产安全风险上,其价格单日波动可达 20% 以上,且非法平台随时可能卷款跑路,资金追回率不足 1%;信息泄露风险与 OKX 虚假 APP 一致,注册时提交的身份数据会流入黑市,沦为精准诈骗素材。
综上,PEPE 币现在不仅毫无购买价值,更属高风险陷阱。其投机本质与各类虚拟货币骗局同源,均以虚假热度收割资金。认清迷因币的泡沫属性,拒绝任何相关交易邀约,才是守住财产与法律底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