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聊天室” 作为曾依附于抹茶交易所的社交互动场景,表面是用户交流虚拟货币行情的渠道,实则是非法炒作、诈骗传播的核心载体。随着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严监管,抹茶交易所境内服务已全面清退,而这类聊天室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成为不法分子收割投机者的 “新战场”,暗藏多重法律与资金风险。
首先需明确:抹茶聊天室的核心功能围绕虚拟货币非法交易展开,本身不具备合规性。在抹茶交易所境内运营期间,其聊天室就以 “行情分析”“大佬喊单” 为噱头,诱导用户跟风交易 —— 所谓 “分析师” 会编造虚假利好消息,配合伪造的盈利截图,煽动用户重仓买入小众币种,实则与庄家勾结完成 “拉涨割韭菜”。这种行为已违反我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涉嫌变相组织虚拟货币交易,而随着交易所清退境内用户,大量非官方抹茶聊天室涌现,其违规本质更趋恶劣,部分聊天室甚至直接推送境外非法交易平台链接,引导用户规避监管参与交易。
抹茶聊天室已成为诈骗套路的 “集散地”,多种骗局在此滋生蔓延。最常见的是 “喊单诈骗”:不法分子伪装成 “币圈大佬”,在聊天室实时分享 “交易策略”,声称 “跟随操作稳赚不赔”,待用户信任后引导其下载虚假交易 APP,转入资金后便卷款跑路。2025 年浙江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正是通过假冒抹茶聊天室,以 “短线套利” 为诱饵,诈骗近百名用户超 2000 万元。此外,聊天室还充斥 “空投诈骗”“私钥盗取” 等套路,例如以 “免费领取抹茶平台币 MX” 为由,诱导用户点击钓鱼链接,泄露钱包私钥或账户信息,导致资产被盗。
从法律层面看,参与抹茶聊天室相关活动,可能触碰多条法律红线。我国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交易及相关炒作行为,而在聊天室中传播交易信息、组织集体交易,可能被认定为 “帮助非法金融活动”,涉嫌违反《刑法》中关于非法经营、诈骗的相关规定。此前北京某法院就审理过一起案例,某用户在虚拟货币聊天室组织 “喊单”,最终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聊天室中流转的境外交易平台链接、地下钱庄换汇信息,多与电信诈骗、洗钱等黑灰产关联,用户一旦参与,银行账户可能被冻结,甚至面临刑事追责。
即便抛开法律风险,用户在抹茶聊天室中也难逃亏损结局。聊天室中的 “行情分析” 多为片面解读,“盈利案例” 多是刻意筛选的偶然结果,而虚拟货币价格本身受资金操控影响极大,跟风交易极易遭遇 “高位接盘”。更关键的是,当用户遭遇诈骗或亏损后,因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性,无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只能自行承担损失,这与北京金融法院 “虚拟货币交易损失自行承担” 的判决精神完全一致。
综上,抹茶聊天室绝非单纯的 “交流渠道”,而是虚拟货币非法活动的重要推手。随着监管持续收紧,此类场景的风险只会愈发突出。面对 “行情交流” 的诱惑,务必牢记:虚拟货币交易皆非法,聊天室套路藏陷阱,远离所有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社交场景,才是守护资产与自由的根本。